廟會——揚州地方風俗
發(fā)布時間:2010-7-24 4:52:29 作者:yztpdq 來源:本站 瀏覽量:13790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土地會:傳說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日是土地菩薩生日,。二月初一晚,,有些求子心切的人家,,便帶著香燭,、豬頭三牲及給土地公公,、土地婆婆做的披風,,到土地廟去給土地菩薩”暖壽”,,以求保佑得子,。初二這天,,城鄉(xiāng)居民紛紛帶上祭品,、香燭,,有的還帶了燈籠到土地廟去祭祀土地神,求土地菩薩保佑人口平安、五谷豐登,。晚上,,土地廟前掛起一串串民眾敬獻的燈籠。這時,,由一群男童(稱”送燈寶子”)摘下燈籠送到求子人家,。此后,若求子人家得子,,便在次年二月二日到土地廟還燈,。建國后,土地廟逐漸被拆,,土地會亦隨之消失,。
三茅宮廟會:農(nóng)歷三月十八日是灣頭三茅宮廟會。三月十七日晚,,便有平時有病有事燒香求保佑的農(nóng)民,,穿著大紅衣裳,帶上供品和香燭,,到廟中去給三茅菩薩”暖壽”,。十八日的廟會由各會館輪流主辦,。每逢出會,,前面大銅鑼開道,接著是豎長方形的彩色旌旗在兩旁,,大號走在中間,;跟著由邊跳躍邊前進的馬披開道,尾隨其后的是人抬的大香爐,,供人們向里投香,,香爐后由大、小班子喝道,,后面跟著三茅菩薩神駕,,神駕后跟著青、黃兩條龍燈,,隨后是都天菩薩,、瘟神、財神塑像,,香客和秋千架,、舞獅、挑花擔,、蕩湖船,、河蚌舞、踩高蹺等雜耍隊伍,還有各班鑼鼓尾隨其后,。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嚴橋三茅宮出發(fā),,直到灣頭鎮(zhèn)東岳廟。一路上,,每遇群眾放鞭炮迎接,,三茅神駕及各菩薩塑像都要停駕駐足,接受各界人士的焚香叩拜,,各種雜耍隊伍要停下表演獻技,,各班鑼鼓也要打出諸般曲牌。三月十八這天,,還有不少賣各種吃食,、諸般農(nóng)具、各樣兒童玩具的小商販和各色江湖雜耍班子,,集聚在三茅宮附近和灣頭鎮(zhèn)上,,給廟會增添了幾分商業(yè)氣氛和幾處玩耍場所。1985年,,三茅宮被拆除,,廟會停止,但農(nóng)具物資交流會卻沿襲了下來,,只因其他交通不便,,便將會址移到公路邊的田莊。后因買賣人多,,妨礙公路交通,,1985年又將會址移到灣頭鎮(zhèn),會名叫”揚州市灣頭鎮(zhèn)物資交流大會”,,但群眾習慣,,仍有稱其為”三茅宮廟會”的。
觀音山香會:觀音山香會起源于明代,,興旺于清代,。據(jù)農(nóng)歷六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得道之日,這天 觀音山香火最為旺,。亦為揚州最盛的廟香會,。屆時,北起濱海,,南到蘇南乃至滬皖等地香客,,亦陸續(xù)趕來進香。十八日晚即有人上山敬香,,十九日天未亮即有人到寺里燒頭香,。所有的進香者都身穿清潔的青色衣褲,,膝綁草紙等軟物,肩背寫有”朝山進香”字樣的黃色香袋,,手持紅色小木凳,,東路從長春橋,南路自五亭橋,,西自司徒廟,,西南路自念泗橋,擁向觀音山,。亦有乘船直抵平山堂腳下的,。不管從哪條路來,所有香客都按先來后到自行成排的用小木凳做拜墊,,三步一磕頭,,直磕到山門或廟門,再進香燭敬香,,躬身跪拜,。敬過正香,有的給佛前長明燈施舍燈油,,有的獻長幡,,有的獻幔帳,有的給觀音佛像獻披風,。也有給僧人獻素果,、糕點等食品的,謂之”結(jié)緣”,。然后到天王殿外”梵天寺去燒香,,以敬寺外諸方神靈,,最后買上一束茴香草帶回,,以”還鄉(xiāng)得福”。再步行或乘船離去,。這一天,,有時還舉行廟會(不是每年都有)。廟會這天,,從城鄉(xiāng)各方抬來的,、內(nèi)有觀音塑像的神往觀音山,轎前由四面大銅鑼助威,,再由瘋狂跳躍的馬披前香客隊伍尾隨神橋之后,。逢廟停轎燒香”告廟”;遇橋鳴放鞭炮”報橋”,,逶迤數(shù)里,,緩緩行至觀音山,。每逢香會期,觀音山乃至平山堂下的東西路邊,,遍搭布帳,、涼棚,晝夜出售香燭,、茶水,、食品和小玩具,還有測字,、相面及各種江湖雜耍人等夾雜其中,,一時繁華喧鬧,盛于城內(nèi)店,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,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切實執(zhí)行,每逢六月十九日這一天,,前往觀音山的香客和游人都在5萬人以上,。據(jù)有關部門統(tǒng)計,1989年這年的香會期,,出入觀音寺廟門的人達15萬之多,。
東岳廟會:舊時揚州城里的東岳廟有兩座:一在今師附中對面巷內(nèi),一在灣子街,。農(nóng)歷三月二十八日是東岳廟會(舊城,,后移新城)。出會前一天即進行排衙(彩排),,二十八中午,,隨著三聲炮響,東岳廟鐘鼓齊鳴,,16個人抬著東岳菩薩起駕,。前面由兩面大銅鑼和兩支長號引路,金瓜斧鉞開道,,引行,,香燭和民族器樂隊伴隨,左右有判官和四值功曹扶衛(wèi),,后面有各方抬來的彩亭和龍燈,、湖船、高蹺等雜耍隊伍隨巡行城里各主要街道,。沿途有各方搭的轅門神臺,,供神駕一路上,群眾焚香叩拜,,鞭炮樂聲不停,,雜耍此起彼伏,,街邊游人。直到夜晚,,方燃起燈籠火把回廟,。此廟會解放后絕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