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是燈謎的風水寶地,,從唐代開始,,有關(guān)揚州燈謎的故事就遠近流傳。迨至明清,,揚州謎人輩出,,佳作紛呈,,在全國產(chǎn)生重大影響,被譽為“竹西謎藝,,獨步一時”,,其謎藝迄今猶為南北派謎人所推崇。
“大明寺泉水之謎”是唐代燈謎的代表作品,,它以構(gòu)思奇巧,、語言流暢、寓意深遠的特點,,被評為離合體字謎中的壓卷之作,。故事出于唐代傳奇小說《玉泉子》:唐懿宗咸通年間,淮南節(jié)度使令狐陶鎮(zhèn)守揚州,。有一天,,他帶了一班僚屬和賓客去古剎大明寺(今存,位于揚州城西北郊)游賞,。進入寺院西廊,,看見廊壁上題了一首四言詩,寫道:“一人堂堂,,二曜同光,。泉深尺一,,點去冰旁。二人相連,,不去一邊,。三梁四柱,烈火相燃,。除卻雙勾,,兩日不全。”令狐陶等人看了半天,,不解何意,。內(nèi)中有個年輕的聰明人叫班蒙的猜出來了。他說:“一人不是‘大’字嗎,?二曜指的是日月,,‘日月同光’不是‘明’字嗎?‘尺一’就是‘十一寸’,,不是‘寺’字嗎,?點從冰旁去掉不是‘水’字嗎?‘二人相連明明是個‘天’字,,‘不’字欠了一邊,,就變成了‘下’字。‘三梁四柱’加上烈火相燃,,就拼成了無字,。兩個‘日’字除掉‘雙勾’,就變成了‘比’字,。合起來不是‘大明寺水無下無比’八個大字嗎,?”眾人聽了才恍然大悟,一致贊賞這條謎做得奇妙得體,,遺憾的是至今不知它的作者是誰,。毫無疑問,由于這條謎的影響,,大大提高了大明寺泉水的知名度,,同時這條謎也成了揚州謎藝的濫觴。
明季,,揚州出現(xiàn)了一位著名謎家叫馬蒼山,。這位落魄的士人將前人的猜謎之法結(jié)合本人的設(shè)想,,經(jīng)過反復揣摩,,大膽改進,創(chuàng)造出“廣陵十八格”,,這是中國燈謎有格的開始,。據(jù)有關(guān)書籍記載,,廣陵十八格為會意、諧聲,、典雅,、傳神、碑陰,、卷簾,、徐妃、壽星,、粉底,、蝦須、燕尾,、比干,、鉤簾、釣魚,、含沙,、鴛鴦、碎錦,、回文等,。廣陵十八格極盡文字騰挪變化之能事,它的創(chuàng)設(shè)不但增添了謎趣,,而且擴大了謎材,,增加了燈謎的容量,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,,馬蒼山自此被尊為“謎格之祖”,。此后三百多年來,謎格越設(shè)越多,,最多時竟達三百余格,,使人望而生畏,以致于又逐漸衰亡,。唯馬蒼山所立之“十八格”巍然獨存,,依然被發(fā)揚光大,被奉為“謎格之正宗”,。
例如“卷簾”格,,它要求謎底必須在三字以上,而且應(yīng)該從后向前倒讀,,方可成為真正的謎底,,其法如珠簾之倒卷。設(shè)謎面為“峨嵋”,,打成語一,;注明“卷簾格”,。猜者從謎面得知謎底之意為“(四)川大山民名”.再依格法從后向前顛倒,即成“名山大川”,,這就是我們要得到的謎底,。卷簾格謎之底顛倒皆可成文,無割裂拼湊之跡,,有回環(huán)旋復之趣無怪乎后世謎家譽之為謎格中“最為神妙者”,。可見一經(jīng)謎格之助,,許多謎材即能化腐朽為神奇,。馬蒼山的謎格之制無疑將中國燈謎推入一個新的境界。
我國謎社之設(shè)源于南宋,,最初稱為“齋”,,乃是一批民間藝人,利用猜謎形式,,進行表演,,以賭賽錢物。因此這和后來純從興趣出發(fā),,用以自娛的文人或市民的業(yè)余燈謎結(jié)社組織,,似乎還有所區(qū)別。然而由此便產(chǎn)生了謎社,。但早期的文人謎社比較松散,,人員不固定,作品極易散失,。有些則只能稱為“雅集”或“謎會”,,例如明代詩人黃周星曾與詩朋文友在揚州平山堂下建“木蘭亭社”,詩酒唱和,,創(chuàng)燈謎酒令以佐觴政,。在這里,燈謎僅作為遣興或雅集的一種手段,,還沒有嚴密的組織和社章,,自然不能算作真正的謎社。
宋元以降,,在全國能夠有文字可考,,組織健全,有作品傳世的正規(guī)謎社,,大概要數(shù)誕生于明季揚州的“廣社”了,。廣社的燈謎作品集子也叫《廣社》,今有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傳世。在《廣社》一書的目錄后面,,赫然載有“社壇偉雋”,,亦即社員人名錄,,共有33人,,可謂人材濟濟。第一位名陶邦彥,,字司直,,秦郵(今高郵)人,身份是子衿,,亦即秀才,。第二位名徐鼎勛,字擴生,,邗江人,。最末一位叫弟云鵬,字文翼,,未寫籍貫,。從人名錄中可以看出社員多為廣陵、邗江,、甘泉,、蕪城、竹西,、揚州,、廿五橋、海陵(今泰州)等地人,,幾乎不出今揚州轄境,,基本是個揚州人的組織,社員身份多為秀才一類的下層知識分子,。
謎書《廣社》收謎社諸人謎作六十余則,,可能該書當時僅作為燈謎愛好者的工具書或猜謎指南的緣故,所收謎作不多,,否則三十余人的謎作當不止此數(shù),。但為符合“洞幽達微”、“尋聲覓影”之寶錄的要求,,所載謎格和謎體卻有十余種,,分為無縫鎖、滑頭禪,、連理枝,、兩來船、玄明傘、玉連環(huán),、夾山夾海,、錦屏風、轆轤,、包意,、曹娥、拆字,、問答,、詞格、畫格等,。內(nèi)中有些謎體或謎格已被歲月淘汰,,有的如包意(今稱會意)、拆字,、曹娥等格尚沿襲不衰,。《廣社》的謎作猜射時有一個共同特點,,即根據(jù)謎面信息,,先要猜出一個過渡(中介)謎底,然后再以諧音(多為揚州鄉(xiāng)音)翻成字數(shù)與之相等的真正謎底,。這種利用諧音扣合的燈謎,,在明代相當流行。例如被稱為“無縫鎖”的謎格中有一條謎,,謎面為“溪松清秀盡新斜”,,猜店鋪的門聯(lián)一句。從謎面文意先猜作“路柏椏青涸頂橫”,,然后再以揚州方言翻成諧音字“鷺白鴉青鶴頂紅”,,這就是所要求索的真正謎底。但這謎底規(guī)定必須七言,,以便與謎面對應(yīng),。從前油漆店常以“鵝黃鴨綠雞冠紫;鷺白鴉青鶴頂紅”的門聯(lián)作為標識,。由于此類謎底需要有中介,,且最后得用揚州話翻成所求謎底,加之“方音易變,,異地難通”,,這樣的謎格推廣開去不免會遇到困難。
比較起來當以《廣社》中所載包意格最富生命力,?!稄V社》在此格上載有一謎,謎面為“玉門山氣連天遠”,猜三國人名,,謎底為“關(guān)云長”,。此謎謎面雄闊典雅,“玉門”扣“關(guān)”,,“山氣”為“云”,,“連天遠”扣一“長”字,底面關(guān)合均極工切,,是廣社中的佳作,,至今為人們所傳誦,。
廣社的謎作和猜射方法對清代謎壇影響甚大,。清代康乾年間的詞人費執(zhí)御在他的《夢香詞》里曾經(jīng)這樣描寫廣社的流風余緒:“揚州好,燈虎巧三番,。字字單圈無縫鎖,,團團一個滑頭禪,廣社有真?zhèn)鳌?rdquo;“真?zhèn)?rdquo;二字使我們不難想象該書為當時謎人珍視和贊頌的程度,,也可使我們窺見當時淮揚流行不衰的廣社謎風,。《廣社》一書不僅可以作為我國較早的猜謎工具書載人謎史,,同時還將以我國較早有文字記載以燈謎自娛的社團載人謎史,。
清初揚州作為抗清的營壘而遭到血腥的屠戮,謎壇一時沉寂無聞,。但是康乾以后,,由于揚州再度成為運河線上漕運和鹽運的中心而興旺起來,商業(yè)的繁盛激發(fā)了市民對文化的渴求,,加之鹽商們?yōu)楦接癸L雅,,“各出其羨余之財從事玩好,期相夸耀”,,為謎會和謎社推波助瀾,,提供贊助,揚州謎社重又出現(xiàn),,其中名氣最大,、影響至深者,首推“竹西春社”,。
竹西春社是一批市民階層出身的文士自發(fā)組合的燈謎社團,。有《竹西春社抄》七冊,共三百五十余條謎傳世,。其中著名的謎家有愛素生,、委宛山人、潘光、汪廷模,、汪立亭,、閔土雙、張厚安,、王惠隆,、閔恒、簡應(yīng)恒等十余人,。春社的出現(xiàn)打破了謎壇長期沉寂的局面,,提高了燈謎的藝術(shù)質(zhì)量和社會地位,使燈謎愈益深入文士的書齋和豪紳鹽商的庭院,,“打燈謎”一時成為淮揚區(qū)域風雅的時尚,。
春社的謎作多為“詩謎”和“復句謎”,“單句謎”僅占十分之三四,,說明其時的謎壇仍然詠物詩謎和文義謎并重,,還沒有截然分野,這和《紅樓夢》中出現(xiàn)的謎有相同之處,。春社的復句謎多為“新賦格”謎,,這是一種未之前見的謎格,即謎面多用白字,,猜射時必須先把謎面的詩詞翻譯成同音的白字詩詞(部分白字亦可),,然后再根據(jù)其詩意猜出謎底。例如一首題作“戒友”的詩,,謎底卻要求猜一種魚名的謎寫道:
簇簇花輿入市塵,,繞欄穿柳覺新鮮。
勸君莫對秋風憶,,此是前林老婦人,。
粗看謎面好像是規(guī)勸友人莫要尋花問柳,但如果將謎面中部分關(guān)鍵字以同音字代替,,謎底就豁然開朗了(注意謎中帶著重點的字):
簇簇花魚入市廛,,繞籃穿柳覺腥鮮。
勸君莫對秋風憶,,此是潛鱗老婦人,。
(謎底:魚季 婆子)
魚季 婆子是揚州人對鱖魚的俗稱,一種形似鱸魚有花紋的魚類,,味頗鮮美,。謎人先寫要豬的是一種可以在市場上見到的花魚,常用柳枝扣系著放在竹籃里出賣,。但謎人提醒猜者這不是令當年張翰見秋風起而思歸的江南鱸魚,,而是魚類中俗稱叫“婆子”的魚季 魚,,這樣“魚季 婆子”的謎底就躍然紙上了。
春社的單句謎多為“朝陽格”謎,。此謎謎面限定為七言詩句,,謎底字數(shù)不限,但其真正謎底,,必須是原底的同音字,。也就是說,此種謎剛好和新賦格相反,,新賦格是謎面白字,,朝陽格則是謎底白字,但不一定全白,,也不似廣社中的無縫鎖格謎底限死七字,,因此更為自由靈動,當然也更受人歡迎,。故嘉道年間,,揚州的朝陽格謎竟然使淮上謎人“薰染邗風,,競起仿之”,,可見影響之深廣。一本署名“邗上蒙人”的世情小說《風月夢》,,是道光年間的作品,。在此書的第十回,作者花了兩三千字的筆墨,,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代中葉揚州人猜謎的生動場景,。令人驚奇的是,這個被稱為“紅梅館”謎會的謎作,,數(shù)百張謎條上“皆系寫的七個大字”,,居然全是“朝陽格”謎,作者還不厭其煩地列出其中一根麻線上懸掛的32條“朝陽格”謎的謎面,。例如其中有一條謎面為“黃金方可救燃眉”,,打舊歷書中的一句。從謎面用反扣法猜出謎底乃“銀不濟事”之意,,然后再從歷書中尋出同音詞句的真正謎底為“寅不祭祖”,,意為“寅日這一天不適宜祭把祖宗”。這是一條謎底部分字為同音字的謎,,其中“不”字為原底所有,,未予更動。再如謎面為“花枝須插女人頭”,,猜用物一,,朝陽格,。從謎面得知底意應(yīng)為“漢焉戴”,意為“漢子怎么可以將花戴上頭呢,?”然后再代以同音字“旱煙袋”,,這方是所猜用物的謎底。其謎底三字則全部為白字,。“朝陽格”謎之所以風行一時,,在于它取材較闊、容易覓底,,只要諧音就行,。前代讀書人都會哼兩句詩,創(chuàng)作七言一句的謎面當然毫不費力,,加之此謎必須使用諧音,,謎底有時會出現(xiàn)令人意想不到的愉悅和趣味,故不逕而走,。
竹西春社為揚州謎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(chǔ),,因此光緒年間至民國初年又有“竹西后社”繼起。后社陣容堅強,,謎人林立,,在謎史的研究,謎藝和謎論的探索方面,,均有重大突破和發(fā)展,,創(chuàng)作有自己的獨特風格,它同當時北平的“北平射虎社”遙相呼應(yīng),,相互輝映,,堪稱謎壇上的雙子星座。
竹西后社現(xiàn)今可考的謎人多達三四十人,。其中有本地人,,亦有客籍揚州的謎人,真可謂兼收并蓄,,濟濟一堂,。其中不少人為當時知名學者、詩人和書畫家,。例如劉謙甫,、劉誠甫昆仲和其侄劉繼侯俱為儀征劉氏族人,以經(jīng)學傳家,,名重于世,。高蕓生、吉亮工,、吳召封為著名書畫家,。而竹西后社社長孔劍秋,,還身兼清末揚州著名詩社冶春后社社長之職,是海內(nèi)聞名的詩人,。后社的謎人中,,最著名的有八位,被稱為“隱中八仙”,,冶春后社詩人謝閑軒曾作《隱中八仙歌》以詠其事,。其八人為孔劍秋、孫篤山,、湯公亮,、吳恩棠、方六皆,、祁甘荼,、郭仁欽和陳天一。此外,,如吳玨,、江光裕、方問清,、阮拾珊,、高乃超、施訓生,、湯裕曾,、杜召棠等亦是個中之佼佼者。在這里順便提一句,,后社謎人雖然最活躍的時期是在光緒年間到民國初年,后由于戰(zhàn)亂和部分謎人為生計所迫離揚而一度衰減,。但本世紀20年代初,,詩社冶春后社和謎社竹西后社重又復振,其中新添了一位詩人兼謎人,、周恩來總理的堂伯父——周峋芝先生,。周峋芝名嵩堯,原籍浙江紹興,,1873年生,,系周恩來祖父周攀龍先生的侄子,清儀征知縣周霞軒的兒子,。峋老“才氣縱橫而英華內(nèi)斂,,長于驕體文、古近體文及公牘,,”且“語多滑稽,,聞之捧腹”,。他參與后社的詩鐘與燈謎活動十余年,直至抗戰(zhàn)前方歇息(峋老1949年后被周總理迎養(yǎng),,仙逝于京都),。
后社謎人謎宗“大包意”(即會意),主張制謎需“典,、淺,、顯”,“俗不傷雅”,,故所作雖典雅而不晦澀,,頗受市民歡迎。如濃縮《紅樓夢》第一百一十回“鴛鴦女殉主登太虛”故事為面:“驚倒珍珠,,嚇壞琥珀”猜《詩經(jīng)》一句“鴛鴦在梁”,;以“囊撲二弟”猜《西廂》一句“悶殺人也么哥”;以“飯后鐘”猜四書一句“是播其惡于眾也”,;以“孟嘗客雖多,,而情有獨鐘”猜七言唐詩“三千寵愛在一身”等,皆可謂通俗風趣,、典而不僻,、耐人尋味之作。
尤為可貴的是,,日寇侵華,,后社謎人以燈謎作武器,創(chuàng)作了一批抗日謎,。如“滅倭乃民意”,,打五言唐詩一句,謎底為“落日故人情”,;以“神戶未可往”猜俗語一句,,謎底為“進不得廟門”。前者指出日寇的必然垮臺乃民心使然,,后者對漢奸作出了忠告,,勸他們切勿認賊作父。這些謎在當時產(chǎn)生很大反響,,并受到人們的歡迎和贊賞,。
竹西后社謎人們的活動場所很多。據(jù)記載,,在揚州中心地帶教場附近的有龍芽茶社和可可居酒家(后改稱惜余春),;沿揚州城北風景區(qū)一線的則有史閣部祠、小秦淮之香影廊茶社和瘦西湖之徐園,,個人的宅院則有郡西的曹氏別業(yè),、流水橋的小霓裳仙館和阮元后裔的家廟等,。“每當花朝月夕,輒有文虎之會”,,特別是中秋或元宵之夜,,受到商會或社會名流贊助的謎會,猜謎人群摩肩接題,,擊節(jié)嘆賞之聲此起彼伏,,其聲勢和場面均極壯觀。
竹西后社謎人謎作豐富,,可惜由于抗日戰(zhàn)爭的爆發(fā),,“地經(jīng)兵燹,不知遺稿遺落何所”,,大量作品(特別是后期作品)散失,,其中也包括周峋芝的謎作,這是十分令人遺憾的事情?,F(xiàn)在尚可見到的謎論與謎作有:《悔不讀書齋謎稿》二卷(吳半村著),、《惜今軒說謎》(孫篤山著、陳天一輯),、《心向往齋謎話》二卷(孔劍秋著),、《埋 集》(孔劍秋輯)、《竹西后社謎?!罚愄煲惠嫞?、《隱語萃菁》(吳半村輯、孔小山等定),、《北平射虎社謎集》(內(nèi)收竹西謎家孔劍秋,、孫篤山、祁甘茶,、湯公亮四人部分謎作)等十余種傳世,。
抗戰(zhàn)勝利后,原旅居上海加盟滬間斑斕社的揚州謎人田式(田潤嘉)回揚,,以二王館主的筆名在揚州的報紙上發(fā)表謎作,并且在1948年5月與同好在《蘇北日報》舉辦過一次《文虎征射賽》,,出謎50條,,猜射者近百人,這可算是1949年前揚州謎壇的一次微弱的回光返照,。
國運隆,,謎事興。粉碎“四人幫”后,,竹西謎藝重新復蘇,,并且再度煥發(fā)其獨特的魁力和光彩,。1979年國慶,為振興竹西謎壇,,揚州市工人文化宮成立燈謎組(后于1989年國慶節(jié)改組成職工燈謎協(xié)會),,有成員二十余人,編有《維揚燈虎》,、《廣陵燈虎》謎刊,,從事竹西謎史、謎藝的探討和燈謎的創(chuàng)作,。1983年5月,,燈謎組與文化宮舉辦有江蘇省八市和華東地區(qū)部分知名謎人計一百二十余人參加的《竹西謎會》,揚州地區(qū)有燈謎愛好者數(shù)千人赴會參射,,懸謎數(shù)千條,,盛況超越前代?!缎氯A日報》,、《新民晚報》和《知識窗》等報章均載文紀勝,江蘇廣播電臺還對海外作了廣播,。1992年9月中秋節(jié)期間,,揚州市政府于瘦西湖舉辦金秋賞月會,揚州市職工燈謎協(xié)會與文化園林部門于瘦西湖公園專辟謎廳,,使中外游客在觀賞揚州二分明月之余,,又能領(lǐng)略竹西謎藝的風采和情趣,猜謎者近萬人,?!洞航ㄔ乱埂废堤拼鷵P州詩人張若虛的杰作,有孤篇壓全唐之稱,,此次謎會上揚州謎人將全詩36句全部編撰成謎,,列為專題,懸諸謎廳之壁,,此情此景,,月謎并佳,為人樂道,,其中如“斜月沉沉藏海霧”猜地名“蒙陰”,,“今夜誰家扁舟子”猜聊齋目錄二“河間生、胡氏”等,,即使置于竹西前賢佳作之林,,亦無愧色。改革開放20年來,揚州市職工燈謎協(xié)會除堅持于每年元旦,、春節(jié),、元宵、五一,、國慶于文化宮,、企業(yè)、商場等處,,舉辦創(chuàng)作謎會外,,還頻繁參與國內(nèi)謎壇舉辦的大型謎會和謎事活動,并曾在上?!洞荷曛i會》,、合肥《滬州謎會》、武漢《黃鶴謎會》,、桂林《漓江謎會》,、蘇州《姑蘇謎會》、寶雞《陳倉謎會》,、浦東《紅樓謎會》等著名謎會中獲團體獎,、創(chuàng)作獎和猜射獎。謎人們富有時代氣息的謎作和謎文經(jīng)常發(fā)表于《新民晚報》,、《智力》,、《知識窗》、《文化娛樂》,、《中國謎報》,、《揚州日報》等報刊,被結(jié)集于《謎?!?、《現(xiàn)代燈謎精品集》、《中華當代謎手佳作選》,、《佳謎鑒賞辭典》等權(quán)威謎集之中,,揚州謎人已成為中國謎壇上一支不容忽視的勁旅。
“朵朵謎花齊放日,,廣陵到處話新題”,,揚州燈謎正以其新的輝煌超越前代。信息整理:
kixlkop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