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7-8-25 8:14:07 作者:今日高郵 來源:王為江 瀏覽量:4299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我的老家橫涇溫家村(現(xiàn)為甘垛鎮(zhèn)三河村溫家莊) 莊后面,原來有一片荒草蕩,因地勢低洼,,被四周的村莊和農(nóng)田所包圍,,每年梅雨季節(jié)就成了一片滯洪區(qū),就像水兜在褲衩里,,人們稱它為“褲子蕩”(蕩,,即淺水湖),分屬原溫家,、姚莊,、費明、周羅四個村所有,,總面積有幾千畝,,自然生長著蘆葦和青草。
春天蘆葦露尖,,沁潤著水珠薄霧輕籠,;夏天是滿滿的綠色,看似一頂青紗帳,;冬天蘆葦花搖曳,,一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。這里也是野雞,、野鴨,、野兔、黑天鵝,、白鷺等飛禽走獸追逐嬉戲之地,。大忙農(nóng)事結(jié)束后,也是水牛歇伏放牧的好地方,。
記得我們放暑假幫生產(chǎn)隊放牛,,五六個小伙伴,騎著水牛當戰(zhàn)馬,,一起通過村莊南北大街,,牛蹄聲嘀噠嘀噠直往褲子蕩奔去,有時也會在村街上留下一灘灘牛屎,。褲子蕩與熟田隔著一道三四十米寬的河,,水深處近兩米,我們就站在牛背上過河,,像駕駛一艘快艇,,一眨眼的工夫,便游到了對岸,。
在褲子蕩這開闊的草原上,,我們一會兒揚鞭賽牛,一會兒引牛格斗。熱了下河洗澡,,比水性扎猛子,,做游戲捉迷藏,躲進茂密的菖蒲草叢里,,驚得在水面上覓食的鳥兒四散,。困了臥在牛背上睡覺,有時還會采摘些藕蓮籽充饑,。
常言道:靠山吃山,、靠水吃水,坐擁“褲子蕩”也能讓村民受益,。忙完了秋收秋種,,村里都要組織男女勞力下蕩剮草,不過事先村干部總要對荒田蘆葦雜草做一次評估,,劃分區(qū)域,,好丑搭配,最后由各生產(chǎn)隊抓鬮決定位置,。下蕩剮荒草早出晚歸,,中午以生產(chǎn)隊為單位就地挖塘埋鍋燒飯用餐。女人剮草,,男人把剮的蘆葦,、雜草裝運到生產(chǎn)隊場頭,按人口分給農(nóng)戶,。農(nóng)戶將分到的葦草進行分揀,,頭等蘆柴可碾壓成篾子編織蘆席、窩積,,二等蘆柴可編織小箔子,,三等蘆柴可扎成籬笆做床、做墻,、做門,,剩下的作燃料燒鍋。如果下蕩剮草的人運氣好,,還能捉到野味,如烏龜,、大田螺,、大長魚、野雞,、野兔等,,晚上回家可美餐一頓。
褲子蕩由于地理位置獨特,河網(wǎng)交錯溝塘密布,,水上對外交往四通八達,,在外人心目中是一座迷宮,進得去,,出不來,。褲子蕩背后是更廣闊、方圓幾百里的官垛蕩和徐馬蕩,。從新四軍開辟高郵抗日根據(jù)地開始,,直至蘇北解放前夕,溫家莊-直是新四軍高郵獨立團,、高郵縣抗日民主政府執(zhí)法大隊常駐地,,也曾經(jīng)是中共高郵縣委、抗日民主政府和各界知名人士參政議事,、開展敵后武裝斗爭的指揮中心(高郵縣抗日民主政府曾遷移到溫家藥師庵辦公,,高郵縣第一屆參政會議、高郵首屆婦女抗日協(xié)會均在溫家召開),,依靠的是褲子蕩這座安全的避風港灣,。
1942年農(nóng)歷四月初五,一幫日本鬼子下鄉(xiāng)掃蕩,,由三垛向北沿線一路燒殺搶掠,,氣勢洶洶。鬼子兵乘坐汽艇在溫家莊南河濱上岸,,發(fā)射了三發(fā)炮彈,,打死打傷多人,然后端著上了刺刀的槍直接上莊,,挨家逐戶搜查新四軍,。當鬼子兵搜查到莊后,發(fā)現(xiàn)茫無涯際的蘆葦蕩,,有所忌憚,,立即停止了搜查,還把帶路的和尚一頓毒打,,怪罪他有心把他們帶到新四軍伏擊圈,,便登艇倉皇向東撤退,因此溫家莊也免遭了日本鬼子的大掃蕩,。
褲子蕩這片原生態(tài)的凈土,,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后被墾種糧,八十年代退耕種林,,九十年代又毀樹開挖魚塘,。正像著名作家汪曾祺在《沙家浜》中所描述的那樣:“蘆花放,,稻花香,岸柳成行,。全憑勞動人民手一雙,,畫出了錦繡江南魚米鄉(xiāng)……”
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:
kixlkop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