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初九重陽節(jié),,又稱為"重九節(jié)",,是一個紀(jì)念先人的節(jié)日。正如"王維--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"詩中所說:"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,。"那么重陽節(jié)的傳說,、重陽節(jié)的由來是怎么樣的呢,?
一、重陽節(jié)的來歷:起源于戰(zhàn)國時代,。
重陽節(jié),,起源于戰(zhàn)國時代,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。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,,陰代表黑暗,,陽則代表光明、活力,。奇數(shù)為陽,,偶數(shù)為陰。九是奇數(shù),,因此屬陽,,九月初九,日月逢九,,二陽相重,,故稱"重陽"。
這一天,,正值仲秋季節(jié),,天高氣爽,是登高遠眺,,舒暢胸懷的好時光,。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,每當(dāng)此時,,登上高處,,一面飲菊花酒,一面吟詩取樂,,留下無數(shù)詩篇,。九月,嚴(yán)寒的冬關(guān)即將降臨,,人們開始添置冬裝,,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,讓先人在陰間過冬,。這一來,,重陽節(jié)便演變?yōu)閽吣辜盀橄热朔倩碌墓?jié)日。
二,、重陽節(jié)的來歷:流傳在陜西關(guān)中一帶
說是很早以前,,有個莊稼人家住在驪山下,全家人都很勤快,,日子過得也不錯,。
有一天,這家主人從地里回來,,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,,因為天快黑了,,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腳的地方。由于主人家里很窄,,只有個草棚子房,,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個草鋪,讓妻子兒女都在草鋪上睡,,自己陪著算卦先生睡在炕上,,湊合著過。
第二天天剛亮,,算卦先生要走,莊稼人叫醒妻子給先生做了一頓好吃喝,,又給先生裝了一袋白蒸饃,。算卦先生出了門,看了看莊稼人住的地方,,叮嚀他說:"到九月九,,全家高處走。"莊稼人想,,我平日沒做啥怪事,,又不想升官,上高處走啥呢,?但又一想,,人常說算命先生會看風(fēng)水精通天文,說不定我住的地方會出啥麻瘩,。到了九月九,,就到高處走一走吧,全當(dāng)讓全家人看看風(fēng)景,。
到了九月九,,莊稼人就帶著妻子兒女背上花糕香酒,登上驪山高峰去游玩,。等他們上山后,,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沖他家,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沖垮了,。不大功夫,,整個一條山溝都被泡了。莊稼人家這才明白算卦先生為什么讓他全家九月九登高,。
這事傳開后,,人們就每逢夏歷九月九,扶老攜幼去登高,,相沿成俗,,一直流傳到今,。
三、重陽節(jié)的來歷:來源于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,。
東漢時,,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(nóng)村小伙子,父母雙全,,妻子兒女一大家,。日子雖然不算好,但也能將就著過得去,。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,。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,家家戶戶都病倒了,,尸首遍地沒人埋,。這一年,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,。
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:"汝河里住有一個瘟魔,,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。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帶到哪里,?;妇皼Q心訪師求友學(xué)本領(lǐng),戰(zhàn)瘟魔,,為民除害,。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,他就收拾行裝,,起程進山拜師學(xué)藝,。
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?;妇霸缙鹜硭?,披星戴月,不分晝夜地練開了,。轉(zhuǎn)眼又是一年,,那天桓景正在練劍,費長房走到跟前說:"今年九月九,,汝河瘟魔又要出來,。你趕緊回鄉(xiāng)為民除害。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,,菊花酒一瓶,,讓你家鄉(xiāng)父老登高避禍。"
桓景回到家鄉(xiāng),,召集鄉(xiāng)親,。把大仙的話給大伙兒說了,。九月九那天,他領(lǐng)著妻子兒女,、鄉(xiāng)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,。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,說這樣隨身帶上,,瘟魔不敢近身,。又把菊花酒倒出來,每人啄了一口,,說喝了菊花酒,,不染瘟疫之疾。他把鄉(xiāng)親們安排好,,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里,,獨坐屋內(nèi),單等瘟魔來時交戰(zhàn)降妖,。
不大一會兒,只聽汝河怒吼,,怪風(fēng)旋起,。瘟魔出水走上岸來,穿過村莊,,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,,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。它竄到山下,,只覺得酒氣刺鼻,,茱萸沖肺,不敢近前登山,,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,。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。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,?;妇耙灰娢聊鋪恚泵ξ鑴τ瓚?zhàn),。斗了幾個回合,,瘟魔戰(zhàn)他不過,拔腿就跑,桓景"嗖"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,,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,,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。
此后,,汝河兩岸的百姓,,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,。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、桓景劍刺瘟魔的事,,父傳子,,子傳孫,一直傳到現(xiàn)在,。從那時起,,人們就過起重陽節(jié)來,有了重九登高的風(fēng)俗,。
信息整理:
kixlkop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