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郵歷朝進士知多少——今日高郵
發(fā)布時間:2022-11-8 9:25:23 作者:翟榮明 來源:今日高郵 瀏覽量:2251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中國古代科舉中,能通過皇帝在皇宮大殿上舉行的殿試者,,稱進士,。“進士”一詞,始見于《禮記·王制》,,本是指把優(yōu)秀的國學畢業(yè)生呈報給天子,、舉薦給司馬。隋煬帝大業(yè)元年(605),,首開進士科,,實乃我國公平取士之濫觴,綿延了一千三百年,,至光緒三十一年(1905)方廢,。
鄉(xiāng)試一般每逢子、卯,、午,、酉年八月在省會舉行,故又稱秋試或秋闈,,是為正科,;若遇慶典等加科,則為恩科,。鄉(xiāng)試中式者稱舉人,,第一名為解元。鄉(xiāng)試后的次年三月在京城舉行會試,,故亦稱春闈,中式者稱貢士,,第一名為會元,。貢士經過最后一級皇帝的殿試,中式者為進士,,羽化成蝶而為天子門生,,其中一甲前三名分別為狀元,、榜眼、探花,。武會試一般每逢辰,、未、戌,、丑年九月在京城舉行,,由兵部主辦,中式者稱武進士,。
一,、高郵進士概況
筆者據歷代《高郵州志》及續(xù)志發(fā)現(xiàn),高郵宋代以前的進士,、明代以前的武進士均無考,。宋代至清末,高郵可考的進士一百六十六人(含武進士二十九人),,其中榜眼一人,,探花兩人;宋代四十五人,,元代六人,,明代四十四人(含武進士六人),清代七十一人(含武進士二十三人),。
而1990年《高郵縣志》載,,高郵有進士一百六十九人,高郵州署內“進士錄”亦據以勒石登錄,。筆者一一核進士名錄,,發(fā)現(xiàn)縣志失錄九人,多錄十二人,。
二,、失錄進士及成因
縣志失錄的九人分別是:進士田衡、季方,、王京,、張選、張膽,、李炳旦,、賈允諧、夏子鐊及武進士陳鴻采,。
田衡,,《四川通志》卷三十《職官》載:“田衡,高郵進士……永樂中任”,故當據以補錄,;
季方,,明正德十二年(1517)與孫峻同年進士,州志注:“翰林院編修,,出為河南左參議,,升參政,卒于官”,;
王京,,嘉靖十一年(1532)與張遜、孫允中同年進士,,州志注:“林大欽榜,,太仆寺丞”;
張選,,嘉靖二十九年進士,,州志注:“唐汝楫榜,兵部員外郎,,升江西僉事,。以耿介忤時,謫岳州判官,,后致仕,,囊槖蕭然。郵人稱其有守”,;
張膽,,嘉靖三十五年進士,州志注:“諸大綬榜,,監(jiān)察御史,,南京畿道刷卷,有傳”,;
李炳旦,,康熙五十四年(1715)進士,州志注:“徐陶璋榜,,有傳”,;
賈允諧,道光九年(1829)進士,,道光《續(xù)增高郵州志》注:“李振鈞榜,,吏部候補主事”;
夏子鐊,,同治二年(1863)進士,,光緒《再續(xù)高郵州志》注:“翁曾源榜,,翰林院編修”,;
陳鴻采,光緒《再續(xù)高郵州志》載:同治七年(1868)武進士,。
上述九人,田衡為筆者據其他文獻發(fā)現(xiàn),。而其余八人均見于歷朝州志,,惜縣志未行細致相互參校,,以致失錄。
三,、多錄進士及成因
縣志多錄的十二名進士為:武進士時大有,進士時蘿琪、李輅,、殷嶧、賈珩,、李士歅、賈成祖,、陳書泰、王沄,、孫仝銓、韓錫九,。筆者一一進行了考證,其詳情如下:
(一)時大有,、時蘿琪
咸豐《重修興化縣志》載:“時大有,乾道中武進士,,任淮南副將……孫夢珙,舉進士,,知桐廬縣。”又載:“時夢珙,,鄉(xiāng)科失考,,宋咸淳進士,,見《忠烈·時大有傳》,。”
時丹立,,興化縣人,元祐(1086—1094)中,,曾任高郵司理參軍。時丹立去世時,,年方少壯,。高郵詩人秦觀(1049—1100)曾為其作《時宣義挽詞》,,把時丹立比作西漢郯縣公正執(zhí)法的著名獄吏于公?!陡哙]州志》稱時丹立開寶(968—976)間任高郵知縣,而實際上,開寶后七,、八十年,,秦觀方出生,,故州志所載時間恐不確。
時大有即丹立四世孫,,乾道(1165—1173)間興化縣武進士,其子時棣曾守高郵,;時夢珙是咸淳(1265—1274)間進士,任桐廬知縣,。大有、夢珙兩人進士時間相隔約100年,,夢珙當為丹立之后裔,,而《興化縣志》以兩人為祖孫關系,,恐不確。“夢”(繁體“夢”)與“蘿”,、“珙”與“琪”皆字形相近,,故縣志誤“時夢珙”作“時蘿琪”,。
雖然興化宋元明清間大抵皆屬高郵管轄,,然歷來興化的秩官及選舉等皆單獨納入《興化縣志》,,故時大有,、時夢珙皆當循例不予錄入高郵州,、縣志。
(二)李輅
李輅,,高郵州署“進士錄”誤作“李軟輅”,。州志載:“李輅,字乘之,,三垛鎮(zhèn)人。年十二補儒學弟子員,,二十五歲貢入太學,,自院部廷試,凡三試皆為第一,,初授行人司行人,,又授監(jiān)察御史……”他是作為太學生參加廷試,,被皇帝直接任命為官的。雖州志稱李輅三試皆為第一,,但未載明其為進士,,且無其他資料佐證,故不宜作進士論,。
(三)殷嶧
嘉慶《高郵州志》:“殷嶧,字桐高,,號畫春,康熙九年庚戌進士殷鼎季子也,。”而縣志誤認殷嶧為進士,,或為將州志末文句讀為“康熙九年庚戌進士。殷鼎季子也”所致,。據州志,,康熙九年(1670),,農歷庚戌年,,殷鼎與金相玉,、陳瑄同時中進士。
(四)賈珩
嘉慶《高郵州志》:“賈珩,,字玉行,號東瀛,,進士知縣其音子,。”《江南通志·選舉志》亦稱:賈珩,,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舉人,高郵人,。縣志誤認舉人賈珩為進士,,或為將州志末文句讀為“號東瀛,進士,。知縣其音子”所致,。據州志,,賈其音,康熙六年(1667)繆彤榜進士,,任咸寧縣知縣。
(五)李士歅,、賈昌期、賈成祖,、陳書泰、王沄,、孫仝銓、韓錫九
嘉慶《高郵州志·文苑(增修)》載:
李士歅,,字九方,乾隆己巳歲進士,,相國春芳七世孫;
賈昌期,,字景先,,號確齋,乾隆戊申歲進士,,珽子,;
賈成祖,字肇先,,號曉樓,,珽子,乾隆癸巳歲進士,;
陳書泰,,字震方,乾隆乙未歲進士,;
王沄,,字竹君,乾隆辛丑歲進士,;
孫仝銓,,字芳湖,,嘉慶戊辰歲進士;
韓錫九,,字晉蕃,,嘉慶庚午歲進士。
上述七人,,州志皆冠以“歲進士”,。歲進士是歲貢(生)的別稱,與進士之稱不同,,而縣志誤作進士予以收錄,。
此外,唐朝趙璘(約802—868)著有筆記小說集《因話錄》,,其卷六載:“唐進士鄭翚家在高郵,,有親表盧氏,莊近水,。有鄰人數(shù)家共殺一白蛇,。未久,忽大震雷電雨,,發(fā)洪水,,數(shù)家陷溺無遺,唯盧宅當中一家無恙,。”宋代李昉《太平廣記》亦據以引用?!端膸烊珪偰俊贩Q《因話錄》中的人物和故事“實多可資考證者”,。若此鄭翚乃唐代進士,則高郵最早的進士可提前二百年左右,。謹備此,待后之賢者作進一步考證,。
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