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鄉(xiāng)寶應(yīng)放生門的傳說
發(fā)布時間:2019-9-23 10:35:56 作者:范學(xué)望 來源:傳說寶應(yīng) 瀏覽量:4520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放生門,,是寶應(yīng)民間流傳的一段神奇而又凄哀的傳說,。
寶應(yīng)是魚米之鄉(xiāng)舉世聞名,,西湖東蕩,溝河渠塘,,無處沒水,名副其實(shí)的水鄉(xiāng)澤國,。水多當(dāng)然魚多,,四鄉(xiāng)八鎮(zhèn)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魚市熱鬧非凡,。魚多了,捕魚的方法也非常多,,有撒網(wǎng),,有圍網(wǎng),有絲網(wǎng),,有扳罾,,有鷹叼,有籪截等等不一而足,。這里單說一個籪截,。什么叫“籪”?它是一種漁具,,將竹枝葦稈編成柵欄直立地插入水底,,露出水面尺許,以便漁人尋覓識別,,這叫“籪”,。魚往往在此被攔截,無有任何去路,,大大小小,,魚子魚孫一并被漁人捕獲,這就是“籪截”,。
進(jìn)入寶應(yīng)域區(qū),,在無際的湖面,在寬廣的蕩中常常會看到這種籪,,相隔不到一二里就會有一個,。漁人插放籪不是隨意的擺飾,而是有一定的幾何圖案,,如同迷宮一般,,魚群進(jìn)入逍遙自在,可是它哪里知道到了這里便自來無回了,,等待若它的是厄運(yùn),,故而擺籪的人過去往往收獲頗豐。
話說一位張姓的漁人在綠水蕩中已設(shè)籪數(shù)載,,開始魚很多,,后來卻越過越少了。他非常地納悶,,這到底是怎么啦,?一日他擺好籪后回到岸上,擺酒獨(dú)酌,并喃喃自語,,魚到哪里去了,,此時一個著紅袍留八字胡的老人飄然而立,對張姓的漁人打躬作揖,,討擾一口吃食,,給一條生路。漁人也好,,盛了一碗紅豆飯給了這位紅袍老人,。老人一邊吃一邊與漁人聊起天來。漁人大嘆魚越捕越少之苦,,老人說你已將魚子魚孫趕盡殺絕,,哪里還有魚來?何不在籪上留一個門放生呢,?讓那些不足斤兩的魚離去,,好繁衍后代,這樣你就會有捕不完的魚了,,漁人聽罷并不以為然,。老人食畢哀嘆一聲,打躬而去,。
次日張漁人去收籪,,意想不到籪中一個魚影都沒有,籪卻被撞壞了一個好大的窟窿,,此時一旁飄起一條很大的紅鯉魚,,遍體鱗傷。張漁人將魚帶同家,,剖開欲煮食,,發(fā)現(xiàn)魚腹中還有未消化的紅豆飯,張漁人大驚,,原來昨天前來討飯食的是鯉魚精,。
這個老鯉魚犧牲了白己,,求得它的種族的安寧,。張漁人大受感動,大為震撼,,也大徹大悟,,只有在籪中留一道放生門才有捕不完的魚。從此無論何處只要是擺籪的都會給籪開一個“放生門”,。
信息來源:傳說寶應(yī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