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0-10-12 17:27:42 作者:yztpdq 來源:本站 瀏覽量:8768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筆者在揚州逛過許多老街,,那些“街”非常窄,,與“巷”沒有多大區(qū)別,。揚州的街和巷從前是有區(qū)別的,,街是商業(yè)區(qū),,巷是住宅區(qū),。但今天確實已經(jīng)沒有什么區(qū)別了,,因此,,“巷游”也應(yīng)當(dāng)包括那些老街,。老街鐫刻著古城往昔的繁榮與滄桑,。揚州的老街名大多數(shù)今天還使用著。現(xiàn)撮抄一些如下,,以見一斑,。
磚街——天花藏主人《兩交婚》第四回:“話說甘頤在酒樓上飲酒,聽見一班少年說,,磚街上妓家黎小三青姐,,有辛小姐寫的詩扇,遂留在心上,。”街原在新城,,即今渡江路。
皮市街——梁章鉅《浪跡叢談》卷二:“余嘗過皮市街,,見有廣濟水倉,,門上勒石扁,字極佳,。”街今猶在,,因舊時多皮貨作坊而得名。
多子街——同上書卷二:“相傳乾隆五十九年四月,,新城多子街一帶不戒于火,,每延燒徹晝夜。”多子街一作緞子街,,即今甘泉路,。
埂子街——程穆衡《燕程日記》乾隆二年(1737)二月初三:“至揚州……埂子大街,街高于兩旁屋基,,諸凡雜貨集此,。”又邗上蒙人《風(fēng)月夢》第三回:“陸書行過常鎮(zhèn)道衙門,,轉(zhuǎn)彎到了埂子大街,,見有許多戴春林香貨店,。”又天花藏主人《平山冷燕》第五回:“他便終日到鈔關(guān)埂子上頑耍,見各處士大夫都到揚州來,,或是娶妾,,或是買婢,來往媒人,,紛紛不已,。”埂子街一作埂子上,是清代極繁華的街道,,今猶存,。
東關(guān)街——宣鼎《夜雨秋燈錄》卷六:“揚州東關(guān),有小癩子,,尤稱(扒兒手)巨擘,。”又錢泳《履園叢話》卷二十:“揚州馬主政名曰琯,字秋玉,,住東關(guān)街,。“街今猶在,舊時很熱鬧,。
缺口街——百一居士《壺天》卷上曾載:“揚州缺口門茶肆”軼事,。另《履園叢話》卷二十載:“揚州江畹春侍郎家有一園,在闕口門大街,,回廊曲榭,,花柳池臺,直可與康山爭勝,。”缺口街即今廣陵路東段,,現(xiàn)老年人仍用“缺口街”舊名。
左衛(wèi)街——俞樾《耳郵》卷四:“揚州左衛(wèi)街一大宅,,亂時為賊中大頭目據(jù)為偽府,。”另《履園叢話》卷二十:“雙桐書屋,即王氏舊園,,關(guān)中張氏增筑之,,在左衛(wèi)街。”左衛(wèi)街即今廣陵路中段,,舊時也是城中繁華的街道,。
波井街——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卷下:“揚州舊城波井街有獄廟,香火甚衰,,僅一羽士及一香火傭,。”街原在舊城,,今已不存。
彩衣街——同上書卷下:“揚州新城彩衣街某姓南貨鋪,,由勤儉起家,。……店屋三進,前為鋪,,而后則為棧貨,、眷屬之所。”此為舊時揚州一般店鋪的典型格局,。街今仍在,。
有些地名不帶街、巷字樣,,姑舉數(shù)例:
南河下——邗上蒙人《風(fēng)月夢》第二回:“昨日才到揚州他姑爹家,,住在鈔關(guān)門內(nèi)南河下地方。”
北河下——李涵秋《廣陵潮》第十六回:“只見北河下荒僻去處,,一拐拐的走過一個人來,。”
石牌樓——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卷下:“姚甲者,不知何許人,,亦不詳其名字,,挈妻若女,僑居邗城石牌樓,。”
大儒坊——梁章鉅《楹聯(lián)續(xù)話》卷二:“揚州大儒坊董祠之左近,,有集賢樓。”
以上所引,,并非在作《揚州街道志》或《揚州街名考》,,只是想說明,許多老街都有些遺聞軼事流傳,。而這些“遺聞軼事”,,正是這些舊街的“人文資源”。如果要開展“巷游”,,是不能不開發(fā)這些資源并加以利用的,。當(dāng)我們在休閑時光漫步于這些老街時,不要忘記了它們喧鬧而繁華的過去,。
信息整理:
kixlkop.cn